當下一場災難來臨時,傷患只能坐以待斃?
文/ 劉育志
高雄氣爆事件在每個人的腦海中留下永難抹滅的記憶,各大醫院急診室也經歷了兵荒馬亂的一天。
這一回大規模災變,迅速應變的醫療體系似乎挺了過來,想來衛服部應該能夠躲過被檢討或下台的命運。然而官員的苟且與得過且過已然為下一場悲劇敲響了喪鐘。
高雄氣爆意外雖然慘烈,但仍有著不幸中的大幸。第一,氣爆發生在深夜,馬路上的人車較少,倘若發生在上下班的尖峰時刻,傷亡恐怕十倍不止;第二,氣爆雖然炸翻了馬路卻沒有摧毀基礎建設導致整個城市全面停擺,所以多數機能都能夠正常運作。也因如此,原本超載運轉、岌岌可危的醫療體系才能夠勉強處理200多名傷患。
上一篇文章(一場大爆炸,粉碎吹牛官員的醫療謊言!)便是希望主政者正視醫療體系嚴重超載的問題。我們應當趁這個機會審視全台灣的緊急醫療系統。畢竟下一回遇到的可能是地震、海嘯等災難,那大規模的斷水斷電將癱瘓當地的醫療體系,僅能仰賴鄰近城市的醫療資源。
先讓大家看一張圖,這裡列出來的是各個醫院急診室裡等待住院的人數。第一個時段8月1日上午九點,差不多是氣爆後 9個小時,第二個時段則是8月4日上午九點,也就是氣爆後81個小時。如果沒有把時間點標出來,大家恐怕會分不太清楚哪一邊是氣爆之後所產生的大量傷患呀。
很荒謬吧,原來各大急診室幾乎天天都處在「災難級大量傷患」的狀況。如此緊繃的醫療體系真有辦法承受下一場大規模災難嗎?
答案絕對是否定的。備援效能早就被榨乾了,這種系統肯定不堪一擊,而傷患恐怕只能坐以待斃。
無庸置疑的,任何超載運轉的系統,遲早都要付出龐大的代價。當每位醫師、護理師須要同時照顧二、三十位病人時,「醫療錯誤」就會層出不窮,而隨時可能付出人命的代價。
富蘭克林曾說:「經驗是所昂貴的學校,然而愚笨的人只能從這裡學到東西。」
更可怕的是,政客通常不會從教訓中學到任何東西。
接下來簡短回應幾個鄉民的提問。
「急診室雖然有這麼多人等待住院,但是受災傷患難道不能優先住院嗎?」
當然不行,原本等待住院的患者病情不見得比較輕微,沒有道理叫人家讓出住院的權利。再說,倘若你已經在急診室等了兩、三天,你願意自動退讓嗎?
「醫院一大堆,怎麼可能會如此不堪一擊?」
醫院看起來很多,不過其實是不斷減少的。歷年醫院數量從1995年的 629間降到2012年的 478間,消失的醫院大多是中小型醫院。
這十多年來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的數量增加了44間,不過地區醫院卻少了195間。
因為主政者一直不願意落實分級醫療制度,放任醫療大型化、集中化,而中小型醫院不是整併就是關門大吉,形成頭重腳輕的醫療體系。
醫療集中化、大型化當然是政客的政績,但絕不是百姓的福祉。正如同我們需要很多駐守在各地的消防分隊,而非超大型的消防局。
中小型醫院很重要,平常時後能夠擔任社區醫院的角色,緊急時候能夠分流大量傷患。
像現在這樣無論大病小病統統擠在醫學中心,連走道、大廳都已經躺滿病人,當災難發生時大概只能躺馬路了。
「台灣的醫生護士很多,不用擔心啦!」
下面兩張圖分別是世界各國的醫師密度與護理人員密度。不要懷疑,台灣的醫師密度是倒數第三名。
護理人員密度是倒數第七名。
「人力」絕對是最重要的醫療資源,因為大多數的醫療行為無法被機器取代。
以如此拮据的人力,卻要提供龐大的醫療服務量與等同先進國家的醫療水準,恐怕力有未逮。
若進一步探究醫師人力的分布,匱乏的狀況會更為驚人,因為有能力處理急重症的醫師絕對非常稀少。災難發生時,醫院都會啟動應變機制,命令全院醫師到場幫忙,但是很現實的問題是,面對這些嚴重外傷的病患,真有能力處理的醫師又有幾個?
最後,免不了有鄉民放大絕,說:「不要只是出一張嘴批評啦!講點有建設性的好不好!」
醫療本來就是環環相扣的問題,會走到這一步絕非一日之寒。問題的癥結在那兒,該如何改善早就已經講過非常多次,可惜官員們依然故我,因為他們相信多數的百姓會盲目地喝下他們的迷湯,所以可以對迫在眉睫的危機視而不見。
「假睡的人叫不醒」就是這個意思。